商务咨询

13020133833

技术支持

18621663782

您的反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量子和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

文章发表于2025-08-08 09:35:12,归属【科技前沿】分类,已有46人阅读

科技前沿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的时代,它塑造着我们工作、思考和创新的方式。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前沿领域之一是量子计算(QC)与人工智能(AI)的结合 —— 量子人工智能(Quantum AI),这一强大的组合有望重新定义我们所熟知的计算模式。

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但它的实际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工智能使机器能够学习、决策和识别模式。量子计算则利用量子力学原理,以经典计算机无法实现的方式处理信息,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想象一下,人工智能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处理信息,或者量子计算机借助人工智能驱动的改进变得更加稳定和高效。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量子系统的可靠性,减少误差并优化性能;同时,量子计算有望为人工智能注入强大动力,为模型训练、算法优化以及解决当今计算机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提供新方法。

但这在实际中是如何运作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技术的背景。

人工智能的历史与局限性

人工智能起源于 1950 年,当时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机器如何模拟人类智能。早期的人工智能系统基于规则,能力有限。

1990 年机器学习的兴起和 2010 年代深度学习的发展,将人工智能带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最近的进步主要得益于硬件的改进(如更强大的 GPU),例如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训练就离不开这一点。

尽管近年来取得了诸多突破,人工智能仍面临重大挑战:

1. 数据和能源密集型训练:现代人工智能模型,尤其是深度学习网络,需要海量数据集和计算能力。训练大规模模型需要数周时间,且消耗大量能源。

2. 优化瓶颈: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决优化问题,例如高效训练神经网络和调整超参数。

3. 缺乏可解释性和透明度:许多人工智能模型如同 “黑匣子”,其决策过程难以解释或理解。

4. 计算限制:即使是最强大的经典超级计算机,也难以应对组合优化等问题,这类问题需要测试数量庞大的可能性。

量子计算有望解决其中一些瓶颈。但要理解其原理,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量子计算的历史。

量子计算的历史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这是一门研究最小尺度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

与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计算机中使用的经典比特(要么是 0,要么是 1)不同,量子比特可以处于叠加态,即同时既是 0 又是 1。纠缠现象使量子比特能够以经典比特无法实现的方式相互关联。简单来说,量子计算机有望比经典计算机更快地解决复杂问题。

量子计算机的构想最早在 1980 年提出,但实际发展仅在近年来才获得关注。像 IQM 量子计算机公司这样的企业,正在研发有望在特定复杂任务(如路线优化或新药研发)上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

在具有商业可行性的任务上超越经典计算机,被称为 “量子优势”。截至目前,我们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尚未实现量子优势。然而,过去十年中量子计算的进展一直在加速。IQM 已展示了其路线图,计划最早在 2030 年实现这一目标。首批量子计算机在大多数应用中还远不能取代经典系统,但这种潜力已近在眼前。

量子技术正被整合到高性能计算中心,通过混合方式与超级计算机协同工作。尽管我们仍处于量子计算的早期阶段,但第一波工业应用已经开始。

量子如何助力人工智能?

随着量子优势的即将到来,许多公司已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量子计算有望通过解决人工智能的一些重大挑战来彻底改变这一领域。

具体而言,量子计算能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 加速人工智能模型训练:量子计算机能够比经典系统更快地执行复杂的矩阵运算,从而加快深度学习训练速度。

2. 增强优化能力: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和变分量子特征求解器(VQE)有望改进人工智能的优化任务,例如微调机器学习模型。

3.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和分类大型数据集的效率可能高于经典方法。

4. 突破经典硬件限制:量子计算机有望使人工智能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机难以应对的问题,如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难题。

5. 改进自然语言处理(NLP):量子增强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能更高效地处理语言结构,从而衍生更优秀的聊天机器人、翻译工具和人工智能助手。

然而,这种关系并非单向的,人工智能也能帮助推动量子计算的发展。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量子计算?

人工智能有能力让复杂系统更好、更快地运行。它可以借助机器学习(ML)优化性能,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创新。以下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几个领域:

1. 人工智能在自动校准中的应用。我们将机器学习应用于校准程序,利用人工智能使量子计算机更易于使用和维护。这意味着:

(1)更流畅的用户体验(2)更低的运营成本(3)更少的培训需求(4)更少的人员即可操作量子计算机

2. 用于纠正和缓解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有助于改进量子计算机检测和修复错误的方式,从而实现:

(1)更可靠的性能(2)能够运行更长时间、更复杂的计算(3)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效率

在容错量子计算中,额外的量子比特被用于保护信息和校正错误。这一过程依赖于解码器 —— 一种识别并修复错误的软件。

3. 利用人工智能优化量子算法。运行有用的量子应用需要优化量子操作在硬件上的映射方式。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设计更智能的编译器来提供帮助,这种软件能将工业用的量子算法高效地转换为最适合 IQM 量子计算机运行的操作。这将使量子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更快、更实用。

4. 用于量子错误缓解(QEM)的人工智能。如今量子计算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处理噪声,噪声会导致计算错误。量子错误缓解(QEM)有助于减少这种噪声,但现有方法速度缓慢,且需要运行大量额外电路,使其难以用于大规模计算。

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 Transformer 模型)可以预测和校正量子计算中的错误。这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方法可以通过在用户运行计算之前进行错误校正,显著加快量子算法的速度。由于 IQM 能够获取海量量子数据并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以比以往更有效的方式改进错误校正。

IQM 的抗噪声估计(NRE)方法已经优于传统的错误缓解技术,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微调超参数进一步提升其性能。这将提高准确性,减轻用户的工作量。

5. 人工智能在芯片设计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量子处理单元(QPU)的质量和性能,直接为客户带来好处。

容错量子计算机依赖于特殊的纠错码,这些纠错码会影响量子处理器的设计。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纠错码,但只有少数几种在效率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发现更好的纠错码,以减少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量并缩短计算时间,从而在芯片设计和代码开发之间建立直接的反馈循环。

通过将人工智能整合到量子计算的各个环节 —— 从硬件到错误校正再到算法优化,我们可以突破可能性的边界,为客户提供最佳的量子计算体验。

这些相互益处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量子人工智能在当今是否已成为现实,还是仍只是一个未来的梦想?

量子人工智能是否已成为现实?

虽然大规模、完全可操作的量子人工智能模型尚未成为现实,但早期应用已在多个领域得到探索。Hyperion Research 预测,到 2026 年,18% 的量子算法收入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正大力投资量子人工智能:

1. 谷歌:2019 年声称实现了 “量子霸权”(尽管这一说法很快被证明站不住脚),并正在开展量子人工智能研究。

2. IQM:一家领先的量子计算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量子处理器,并探索机器学习与量子技术结合的真实应用场景。

3. IBM:推出了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云量子计算平台。

4. 微软和亚马逊云服务(AWS):投资于混合量子 - 经典人工智能研究。

5. Quantinuum:致力于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利用量子计算机优化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机器学习技术。

6. QAI Ventures:一家专注于投资量子与人工智能结合项目的风险投资公司。

未来展望:量子人工智能的未来

量子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取决于几项关键进展:

1. 更先进的量子硬件:更稳定的量子比特、更长的相干时间和更多的量子比特数量。

2. 混合量子 - 经典计算: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可能在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的组合系统上运行,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3. 可扩展的量子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更多研究来开发比经典人工智能具有实际优势的量子算法。

4. 商业化:随着量子硬件的改进,企业将开始部署量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用于实际应用。

5. 伦理考量:在量子人工智能被广泛采用之前,必须解决其对隐私、安全和就业市场的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量子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正在增强。大型组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以及初步里程碑的实现表明,量子人工智能有望重新定义多个行业,从医疗健康到金融再到材料科学。

“IQM 量子创新主管 Ines de Vega 博士总结道:“我们预计,随着我们从当今的含噪声量子设备过渡到具有数十至数百个逻辑量子比特的纠错量子计算机,量子人工智能的首批重大突破将在本十年末至下一个十年初出现。这些机器将使我们能够超越纯粹实验性的 NISQ(嘈杂中等规模量子)算法,为人工智能应用解锁实用且可能出人意料的优势。

正如高性能计算广泛应用后人工智能研究迎来爆发式增长一样,我们预计,随着可扩展、容错的量子硬件成为现实,量子人工智能也将迎来类似的拐点。”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有望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两者结合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人工智能更高效、更快、更强大。尽管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两个领域的进展表明,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