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表于2025-09-11 10:31:20,归属【科技前沿】分类,已有46人阅读
量子物理学解释了粒子的行为、相互作用以及驱动它们的力场。它诞生于一个多世纪前,或许是科学家用于描述和理解世界的所有理论中最不直观的一种。
在微观世界中,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概念被彻底颠覆。例如,一个粒子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它的位置并非由精确坐标决定,而是由 “概率云” 描述 —— 这意味着它几乎同时存在于任何地方,当我们试图观测它时,在不同位置发现它的概率有高有低。
量子世界的核心特性
1. 测量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原理。测量的概念在量子世界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我们无法以无限精度测量粒子的某一属性;更关键的是,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对某一属性(如位置)的测量越精确,对另一相关属性(如动量 / 能量)的测量就越模糊。这种局限性并非源于测量工具的不足,而是微观世界固有的规律。
2. 能量的量子化。量子力学还描述了粒子间的能量交换。与宏观世界不同 —— 网球或汽车的能量可以取任意值 ——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发射或吸收特定数量的能量。电子吸收或发射的每一份能量被称为一个 “能量量子”(“量子物理学” 由此得名)。这种能量交换以不连续的 “脉冲” 形式进行,而非我们在宏观世界中习惯的连续变化。
3. 量子世界的 “悖论” 现象。这些奇特的规则导致了看似矛盾的情况:(1)叠加态:量子物体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2)量子纠缠:两个 “纠缠” 的粒子存在根本上的关联 —— 无论相距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改变会瞬间影响另一个粒子。
日常生活中的量子物理学
这些看似怪异的现象不仅每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被观测到,更走出科研机构,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诸多设备的运作基础。
1. 波粒二象性:从理论到应用。19 世纪的实验已证明光的波动性,但 1905 年爱因斯坦通过 “光电效应” 证明:光也能像粒子一样撞击电子并将其弹出。20 年后,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进一步提出:光(乃至所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发现催生了多项日常应用:(1)光伏面板: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2)相机 CCD 传感器:通过捕捉光粒子(光子)实现成像。
2. 激光:量子理论的 “明星应用”。激光由相同的光子(光的粒子)组成,通过迫使原子发射相同的能量量子产生。这种特殊的光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1)消费领域:CD 播放器、激光打印机、超市条形码扫描;(2)工业与科研:材料切割、天文测距(如测量地月距离);(3)医疗领域:切割或烧灼组织;(4)通信领域:光纤通信(实现跨洲数据传输)。
3. 现代电子学:量子理论的 “最大赢家”。我们使用的手机、手表、电脑、汽车、医疗设备(起搏器、血压计、心脏除颤器)等所有现代电子设备,都依赖于量子理论对半导体行为的理解。半导体是一类天然绝缘材料,但施加少量电压后即可导电的材料;通过控制其导电性,科学家制造出了二极管和晶体管。
而当你将可控光发射与半导体相结合时,就能制造出 LED(发光二极管)。目前,LED 正大量取代能耗高得多的传统灯泡。
自然现象中的量子物理学
量子力学无处不在。在我们开发的技术应用中,也在我们周围的所有自然现象中,如果不使用量子理论,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些自然现象。
如果太阳发光,那是因为其核心发生了核聚变,而这又是由另一个量子怪癖实现的:隧道效应,它允许粒子“跳跃”潜在的障碍。至于天空的蓝色,这是由于阳光与地球大气层中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
在最近的研究中,甚至光合作用(植物将从太阳接收到的能量转化为有机物,然后被食草动物吸收,而食草动物又被食肉动物消耗的过程)也被怀疑是由于量子现象而存在的,生物学尚未解开其奥秘。
量子物理学的革命与未来
量子物理学彻底改变了人类理解和塑造世界的方式。自 20 世纪末以来,“第二次量子革命” 正在进行 —— 人类开始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将技术推向新的高度(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